廣東人慣用的“形容詞”,有時的確幾抵死。
今早一出門口就發生小意外,騎“小綿羊”落斜路時“跣呔”,接著當然“應聲倒地”...擦損的地方,正正又是幾年前意外整傷的部位---舊患+新傷,真是好不熱鬧~~
負傷返公司,同事問起“隻腳做咩跛跛下”,都唔知點樣解釋好,就用兩個字做總結:炒車。
簡單.易明.全面咁描述事情經過!
有時候講得越多,反而令人越唔明,仲可能會令人誤會~~
撻低嘅時候似唔似“炒餸”,又或者有冇“炒餸咁嘅聲”我唔知道,我只知道自己痛到“雪雪聲”...
“車”都可以用來“炒”,而又令大家都明發生咗咩事,廣東人,你係得嘅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